[珠寶之家 工藝文化]大家有沒有覺得,以超現實主義為設計主題的珠寶,近幾年不僅越來越多,而且正慢慢從小眾變得越來越主流。
2018年,TASAKI塔思琦發布了全新TASAKI Atelier系列珠寶,這是當時品牌的新晉創意總監Prabal Gurung推出的首個系列。在這之前,Gurung是位年輕有為的時裝設計師,而跨界到珠寶圈后的第一次亮相,他便選擇了以“Surrealism超現實主義”為設計主題,并汲取海洋世界的元素,給人們帶來一組有別于傳統的珍珠珠寶作品。
卡地亞今年推出的全新[SUR]NATUREL高級珠寶系列,也有一股“超現實主義”味道。系列中一部分作品,拋開了寫實的設計,以抽象手法來展現植物線條、動物皮毛或是水的流動。對于[SUR]NATUREL名字的由來,品牌這樣介紹:“在珠寶作品的豐富細節中展現其原始的生命力,令設計超脫事物表象......超越自然而重新詮釋自然”。
除了各大珠寶品牌喜歡在作品中運用超現實主義外,還有一些珠寶設計師,本身就是“超現實主義派”。L'Ecole梵克雅寶珠寶藝術學院從12月15日起,舉辦一場為期兩個月的 “Jean Vendome, Artiste Joaillier”主題珠寶展。
在線上,L'Ecole也為這場珠寶展花了不少心思,網站上不僅有對展覽的整體介紹,還專門為珠寶設計師Jean Vendome制作了專題以及珠寶作品的圖片庫。
這場主題珠寶展之所以被如此重視,其中一大部分原因來自Jean Vendome 本人,這位法國珠寶設計師被視為現代珠寶設計的先驅人物之一。Jean Vendome的設計中最大的特點,是利用天然寶石的晶體特征,將超現實主義元素融入到珠寶中。
在某種程度上,Jean Vendome非常接近超現實主義者。他和超現實主義代表人物薩爾瓦多·達利(Salvador Dalí)一起做珠寶,并且在設計之路上非常大膽。比如以狩獵為主題的珠寶作品中(hunting jewelry),動物角或爪牙是常見的元素,但龍蝦的鉗子你曾看到過嗎?
當你看到這件Le Dormeur銀質項鏈時,或許會覺得它在視覺上很離奇,但又會感到很有趣,因為在此之前,沒有人這樣做過,也沒有人曾想過龍蝦的鉗子竟然也可以當做珠寶佩戴。
看到這,你可能已經對超現實主義珠寶有了大概印象,但說到底,這些人的主要身份依然是珠寶設計師。那么,如果是真正的超現實主義藝術家來設計珠寶,又會是一番怎樣的景象?
什么是超現實主義
不過首先,我們先來看看到底什么是超現實主義?這是一種流行于1920年代的現代西方文藝流派,也在近代藝術領域中的影響最為深遠。
當時世界上正在爆發兩次世界大戰,一群參加了一戰的法國青年目睹了戰爭的殺戮和殘酷后,對以前那種所謂理性的道德和理想產生懷疑。舊的理想破滅,就需要一個新的理想來代替,超現實主義就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了。
超現實主義,是要打破理性的控制,轉而注重對夢想、幻想的追求,甚至把“白日夢”也作為一種可能的藝術創作。
在這一創作過程中,將彼此無關的事物并置在一起、打造離奇卻有趣的景象,以及突出事物原始的狀態,是超現實主義藝術家最喜歡的表現手法。
超現實主義藝術家創造的珠寶杰作
其實早在20世紀以來,藝術與珠寶之間的界限就開始變得模糊。那時,當薩爾瓦多·達利(Salvador Dali)、曼·雷(Man Ray)和梅雷·奧本海姆(Meret Oppenheim)等現代藝術家開始探索新的藝術表達時,他們把觸角延伸到珠寶領域中來。
1、用金屬“素描”
超現實主義藝術家創作的珠寶,其中一大特點是對金屬材質的偏愛。他們通過金屬“素描”出絕大多數珠寶作品。上面這款嘴唇造型項鏈,出自著名的超現實主義攝影大師曼·雷之手。
出生在美國費城的曼·雷,在法國巴黎度過了自己大部分職業生涯。他為攝影領域帶來了很多革新的技法,并一直沿用至今。
據說曾有一位匿名買家以23.2萬英鎊的高價獲得一副曼·雷的攝影作品,除此之外,人們對他的珠寶作品也同樣追捧。大家看上面這副金鍍銀的吊墜耳飾,2014年在蘇富比巴黎以近100萬港幣高價售出,而此前拍賣行給出的估價僅為14萬-19萬港幣。
另一位超現實主義雕塑大師亞歷山大·考爾德(Alexander Calder),在創作珠寶過程中也喜歡只用金屬。這枚創作于1940年的無名胸針,由黃金制成,有沒有覺得造型和“蚊香”有幾分相像!
但其實這種螺旋結構的設計,正是源于亞歷山大·考爾德的老本行——動態雕塑。他是動態雕塑的發明者,也因此在國際雕塑及藝術界享有盛名。
再轉過頭來看他設計的珠寶,雖然不像他的雕塑作品那樣會在空氣中擺動,但彎曲的金屬線條,同樣在視覺上帶給我們一種流暢的運動感。
2、實驗性珠寶(使用非傳統材料)
對于本就突破傳統的超現實主義派來說,使用非傳統材料創作珠寶這件事可能不是新鮮事。但如果這種材料是“皮毛”或者“方糖塊”呢?你會不會再一次驚嘆于這種天馬行空?
事實上,他們真的這樣幻想過,并成功實踐了,比如瑞士超現實主義藝術家梅雷特.奧本海姆,她曾作為曼·雷的攝影模特而出名,之后也開始加入超現實主義運動中開始自己的創作。
在創作“皮毛”珠寶之前,梅雷特.奧本海姆曾創造了一組名為《皮毛早餐》的藝術品,據說這還要源于她與畢加索的一頓下午茶,當時畢加索只是提出一個疑問:是不是所有東西都可以用皮毛包裹?因此成就了梅雷特.奧本海姆的皮毛系列,她將皮毛和餐具兩種本來互不兼容的物件發生碰撞,如今這些藝術品被永久收藏在MoMA。
另一款由她創作的方糖戒指也十分有趣,戒指由鍍銀金、方糖和合成剛玉制成。每一部分都可以拆卸,方糖也可以輕易取出,并替換成任何你想放上去的事物!
3、鮮少使用彩色寶石
超現實主義藝術家創作的珠寶,在造型足夠夸張或怪誕,但顏色卻比較單一,這也是超現實主義派另一個特點,既鮮少使用彩色寶石。但有一個人例外。
他就是薩爾瓦多·達利。
這位超現實主義大師想必不需要我們過多介紹,即便你完全不了解這一藝術領域,但相信你一定聽過他的名字。
有人形容他是超現實主義的中流砥柱,也是藝術圈里最會自我營銷的“網紅”。單看外表,那撮“快要上天”的小胡子就足以給你留下深刻印象。
當然除了吸睛的外表,達利天才般的藝術天賦更是為他奠定了極高的藝術地位。他被公認為是二十世紀最有代表性的三個畫家之一,另外兩位是畢加索和法國畫家馬蒂斯。
我們前面看到的如龍蝦或嘴唇等許多珠寶作品,靈感就來自達利的藝術作品。
而說回他的作品,對彩色瘋狂的熱愛時達利的標志之一,在超現實主義藝術家中,他也是唯一一個在珠寶作品中擁抱彩色寶石的人。
在他的珠寶作品中,我們能看到黃金搭配了鉆石、紅寶石、石榴石、珍珠、翡翠、藍色琺瑯等一系列彩色寶石或材質,開啟了超現實主義珠寶設計的另一種可能性。
超現實主義藝術,就是為了讓人們看到一個在現實生活中根本看不到的離奇卻有趣的景象。就像超現實主義藝術家告訴我們,龍蝦與電話能走在一起,方糖也能成為戒指的“主石”。盡管設計出的作品千奇百怪,但“驚異是美的,值得驚異的事物都是美的”。(圖/文 珠寶之家 張璐)